


第一卷 在單獨中進入感動
第四單元 在此刻,你也可以是聖人

接下來要跟各位剖析一些觀念,這些觀念很重要,因為如果我們的看法產生的偏頗,我們在前進的路上就會產生許多困擾,阻礙我們昇維。
「好」與「壞」皆為片刻的存在
首 先 請 各 位 思 考 一 個 問 題 : 什 麼 是 好 人 ? 什 麼 是 壞人?什麼是好事?什麼是壞事?
一 個 好 人 會 持 續 都 是 好 人 嗎 ? 縱 使 你 有 一 把 絕 對 的尺,更何況你也不可能是一個絕對正確的尺,因為人都是互動的,而我們通常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立場來看待他人,或許以某個客觀角度而言他是好人,然而此時你在低維的生存脈絡裡,所以你不認為他是個好人;也有某人以前做事客觀,可以稱得上是好人,現在卻做了某件我們認為的壞事,而這件我們所認為的壞事,我們無從得知其背後緣由,那這件事是否真的是壞事?這個人當下究竟是好人?還是壞人?那什麼是好人,什麼是壞人?好人會不會做壞事?壞人會不會做好事?
有人可以一直都是好人嗎?我想可能只有死人可以如此,這就是為什麼真正的教主通常會暴斃,因為一般人心中的教主必須是完全的真善美,他必須是完美的存在,我們才能讚嘆師父、感恩師父!但是有人可能會是個完美的存在嗎?只要這個教主有肉體,他就是個凡人,凡人怎麼可能是個完美的存在?老子曾說:「吾有大患,在吾有身。」我們的肉體將我們固定在這個低維的狀態中,所以那些自詡為教主的人,如果他真的要成為一個具有永恆真善美的完人 ,他就只能死去, 因為他的肉體無法拉住他的高能,只要他想維持在永恆真善美的高維,他就無法待在肉體的低維狀態中,因此他只能以突然暴斃的方式死去。不會有例外。
耶 穌 不 是 教 主 , 他 當 初 上 了 十 字 架 是 被 羅 馬 釘 上 去的,那時候也還沒有基督教,他當時只有十三門徒,他只是在傳天國的福音。
佛陀也不是教主,他那時候也沒有佛教,他只是在49年當中教人如何離苦得樂得解脫,他當時不是佛教的教主,那是後代人封他為佛教教主的。所有的教主都是死後被封的,在活著的時候想當教主,那就只能等著暴斃,因為不可能有人是一直都會是完人,這是我們必須認清的第一點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