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我們落入比較狀態時該怎麼辦?
2023-12-30 昇維法 積德大聚讀書會
元仁 泰通
元仁:有心栽花花不成,無心插柳柳成蔭。這個世界跟你所想所望的都不太一樣。計畫是必要的,但是計畫要彈性調整,如果你在感動之流中,就沒有計畫不計畫的問題,你在那個流動裡面,你就會知道何時該計畫,何時該放掉計畫,你就是那條船,在輕舟已過萬重山的狀態。如果還在Row, row, row your boat抵抗河流,在想我到底要往哪裡划過去。
我一直說「比較」是人類最愚蠢的一種行為,沒有什麼好比較的。而比較心從從哪裡來的?就是低維。參照《情緒能量等級表-心念版》,就可以看到「比較心」它落在3.2分「失落/擔心」和3.4「成見」之間。
「比較」具有感性、也有理性的部分;誰都會比較,我也常常在比較啊,我常想我這麼認真做事業,但別人都賺了那麼多錢,我還這麼苦哈哈,我也是出現這樣的想法,那怎麼辦?就是昇維。再次的進入感動、完成感動,或是解除設定。也許你覺得自己已經很美了,但某天看到一個比我更美的人,就想我怎麼沒她美?比較就是一種好勝心,我要比她漂亮比他有錢。這在地球上很難免,因為我們有身體,身體有各種慾望,這就是自我的慾望,自我想要被看見,證明自己存在。
很多的靈修或宗教就會,說這個自我很不好,要把它消除,但那是完全錯誤的方法。孔子有一句話講得很好,他說「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」,自我一定會在,但我們可以把它擺在「好德」裡。我們可以允許一種欲望叫做「努力地進入感動、完成感動」,這就是好德。既然消除不了,那就好德。所以很多靈修宗教一直在說要沒有自我,那你從樓上跳下去就沒有自我,死了就沒自我了。
這是一個很tricky的事情,我從大學開始,奧克南、奧修、克里希那穆提,南傳佛教…通通都參加過,每次他們提到「自我」都說那是小我、妄念、妄心。但是「自我」一定在,只要身體還在它一定會在,只要把方向調整到「好德」就可以。所以比較是可以的,他人比我豐盛,但我在《自得》的小冊子體驗比你多。
[比較」會帶來「競爭」,而競爭就是你可能會贏個幾次,但沒有辦法永遠贏。我高中讀台中一中,我在我們班是第二名,模擬考都是全校前十名,我是當年在學校唯一不是資優班卻考上台大醫學系的,這樣好像已經很厲害?但進到醫學系後發現每一個同學都是這樣的人。要比誰聰明根本比不完。系上有一個同學,他姓鄭跟我很好,因為我們都很喜歡文學。他有一次自己去西藏,他就把過程寫了聯合報文學獎獲得第一名,是個這樣的天才。有一次生物統計學的考試,他八十五分,我六十五分,這科目我準備了兩個禮拜的晚上,我問他準備多久,他說他只是前一天晚上從十點翻到十二點就去睡覺了,你看氣不氣人。比較就有競爭,但永遠有比你漂亮,比你聰明,比你力氣大,比你有錢,比你有錢,所以必然挫敗感,這是一個走不通的路。